首页 > 最新动态 > 刚果(金)暴发大规模疫情,已致53死,最早病例食用蝙蝠后死亡
最新动态
刚果(金)暴发大规模疫情,已致53死,最早病例食用蝙蝠后死亡
2025-02-2710



近期,简称刚果(金)西北部的赤道省暴发两起不明原因的疫情,截至目前,两地累计报告431例病例,已致至少53人死亡,多数死亡患者从症状出现到死亡仅间隔约48小时。
《华盛顿邮报》2月25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此次疫情构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目前仍在努力确定病原体,已排除埃博拉、马尔堡病毒等常见出血热病原体。
据WHO非洲办公室消息,疫情最早可追溯至1月21日,赤道省博洛科村(Boloko)三名5岁以下儿童在食用蝙蝠尸体后出现症状,并在48小时内死亡。截至1月27日,该村及邻近的东多村(Dondo)累计报告12例病例,其中8人死亡。
2月13日,赤道省另一村庄博马特(Bomate)暴发了更大规模疫情,目前报告419例病例,45人死亡。WHO表示,两地病例症状相似,但尚未确认是否有关联。多数患者发病后迅速恶化,部分在48小时内死亡,这一快速病程令医疗人员深感担忧。
WHO表示,此次疫情的病死率为12.3%,症状包括发热、呕吐、腹泻、肌肉疼痛、头痛、疲劳以及类似出血热。卫生团队正在当地调查其他潜在病因,包括疟疾、食物中毒、伤寒、脑膜炎或其他病毒性出血热。
此次疫情并非刚果(金)首次遭遇“不明疾病”。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担心在野生动物被广泛食用的地方,未知病菌会从动物身上传染给人类。去年12月,刚果(金)西南部曾报告类似的不明疾病,但最终被确认为疟疾合并急性营养不良引发的并发症。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全球卫生专家迈克尔·黑德(Michael Head)向《华盛顿邮报》分析,多数“不明疾病”实际上是已知病原体未被及时识别。


来源 | 中国新闻社

往期精选



●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 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第五届第七次理事会暨第十次常务理事会圆满召开

 旅行医学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THA/TC2)成立大会暨标准化工作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 新修订的国境卫生检疫法自2025年元旦起施行

● 为艾发声、共筑防艾长城—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在京举办

● 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代表团赴尼泊尔参加第十四届亚太旅行医学会年会并进行工作会谈

●  第五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成功举办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