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古巴公共卫生部首次报告奥罗普切病毒疫情
最新动态
古巴公共卫生部首次报告奥罗普切病毒疫情
2024-07-0339

古巴公共卫生部近日报告了国内首次发现的奥罗普切病毒(Oropouche virus)疫情,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古巴圣地亚哥省和西恩富戈斯省分别报告了54例和20例奥罗普切病毒病例。尽管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该病毒在古巴有人际传播或确认死亡病例,但鉴于该病毒在南美洲的重要性,仅次于登革热,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奥罗普切病毒是一种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性疾病,自1955年首次发现以来,已诊断出超过50万例病例。该病毒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下背痛、头痛等,且所有确诊病例在症状出现后的第三至第四天均显示出恢复迹象。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针对古巴的奥罗普切病毒疫情发布了1级旅行警告,建议旅行者在疫情区域旅行期间或之后,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由于目前尚无针对奥罗普切病毒病的特定抗病毒治疗或预防疫苗,因此,前往疫情地的旅行者应保持警惕,遵循专业机构的建议,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使用驱虫剂、穿着长袖衣物以及避免蚊虫叮咬。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的疫情报告指出,古巴的疫情状况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考虑到古巴人口对这种病毒较为敏感,存在持续发现新增病例的可能性。截至2024年6月11日,WHO报告称古巴尚未记录到奥罗普切病毒的人际传播或任何确诊病例的死亡。

感染奥罗普切病毒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烧、下背部疼痛、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疲劳、关节疼痛和眼睛疼痛。在已确诊的74个病例中,患者的中位年龄是34岁,年龄范围覆盖了从15岁到19岁的青少年。所有这些确诊患者在症状发作的第三至第四天都开始出现康复的迹象。

目前,WHO表示,针对奥罗普切病毒病,还没有特定的抗病毒药物或预防性疫苗可用。泛美卫生组织(PAHO)先前确认,在最近十年中,南美国家包括巴西、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和秘鲁已经检测到奥罗普切病例,自1955年以来,已有超过50万例病例被报告。随着全球化的加深,病毒的国际传播风险也相应增加。旅行者在享受异国风情的同时,也应注意个人健康保护,及时关注目的地的疫情信息和健康建议。


来源 | 国际旅行健康资讯


往期精选



● 第四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成功举办

● 第三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成功举办

 2024年“全国疟疾日”主题直播活动成功举办

● 国际旅行防疫物资包等专利转化专题工作会在青岛成功召开

● 关于向第十四届亚太旅行医学大会投稿的通知

●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 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召开2024年标准化暨分支机构年会

●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成功举办团体标准培训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