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又开始“嗡嗡”作响
不光烦人
还可能让人突发高热
经受令人刻骨铭心的剧痛!
2025年7月8日,顺德区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经主动病例搜索和检测,截至7月15日,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
这就是由伊蚊传播的传染病——
基孔肯雅热
#01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
▼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靠伊蚊(就是身上有黑白花纹的“花蚊子”)叮咬传播。
目前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等110多个国家已发现基孔肯雅病毒,如今该病借助气候变化与跨国旅行快速扩张版图,我国口岸也持续面临输入风险。
#02
感染了基孔肯雅热有什么症状?
▼
一旦感染基孔肯雅热,那滋味可不好受,身体会出现这些症状:
? 高烧急袭
患者体温可迅速飙升至39℃甚至40℃以上,体温持续高烧不退,就像身体里有个“小火炉”熊熊燃烧。
?剧痛缠身
关节和脊椎出现疼痛、关节肿胀,可伴有全身性肌痛,浑身疼得就像被人使了“酷刑”,特别是手脚的小关节,疼到让人走路都打颤,要知道“基孔肯雅”的含义就是“屈曲如被折断”,描绘了患者因剧痛而弯腰的姿态。
?皮疹显现
高烧数天后,过半患者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部分患者伴有瘙痒感。
?重要提示?
1. 感染基孔肯雅热,大多数患者能完全康复,但关节疼痛可能迁延数月甚至数年,影响生活质量。
2. 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感染后风险更高,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特别关注预防。
#03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
目前没有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抗病毒药物,也无疫苗可预防,所以防蚊灭蚊、避免叮咬是防护的关键。
1. 清除蚊子“老巢”
?翻盆倒罐:对于房前屋后、阳台或窗台等露天场地的饮料罐、食品盒、玻璃瓶、水桶、花盆托盘等各种能形成积水的容器,及时清除丢弃或翻倒过来,防止积水。
?植物换水:水生植物定期换水洗瓶(每星期至少1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电器积水:及时清理空调、饮水机托盘等积水。
?填平坑洼:填塞竹筒、树洞,废弃轮胎打孔或遮盖防积水。
2. 做好个人防护
?在家时安装纱窗纱门,阻挡蚊子进入室内,睡觉时使用蚊帐;
?居家发现有成蚊时,可使用市售有合格证号的杀虫气雾剂、蚊香、灭蚊片等卫生杀虫剂、电蚊拍等灭蚊。
?在户外活动时,建议穿长袖长裤预防蚊虫叮咬,也可涂抹驱蚊剂,以减少被蚊子叮咬的机会。
?特别提醒?
从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回来后,要做好自身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
来源 | 广东疾控
2025 国门生物安全学术交流会暨第七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在青岛成功召开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在京成立
会后报道 | 2025国际旅行卫生学术交流会暨第六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成功举办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 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第五届第七次理事会暨第十次常务理事会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