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至2025年8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办公室发布报告称猴痘在非洲多国蔓延并已出现变异毒株。近期因为塞拉利昂和刚果(金)猴痘疫情得以有效控制,非洲大陆猴痘确诊病例有所下降,但个别国家如乌干达则呈现上升趋势。目前全球共有79个国家出现猴痘病例,确诊猴痘病例共30022例,119人因猴痘死亡。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罕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该病毒与天花病毒同属正痘病毒属,因此症状也与天花相似,但通常较轻,致死率远低于天花。感染后的潜伏期通常为6至13天,也可能长达21天。
发烧:初期常有发热、剧烈头痛、肌肉酸痛和乏力。
淋巴结肿大:这是猴痘与天花的一个关键区别特征,通常在发热后1-3天内出现。
皮疹:发热后1-3天内开始出疹,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皮疹会经历从斑疹、丘疹、水疱、脓疱到结痂脱落的不同阶段,整个过程可能持续2-4周。
猴痘的传播需要密切接触,主要途径包括:
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皮肤或黏膜损伤部位,或被动物咬伤、抓伤以及食用感染病毒的动物的生肉。
呼吸道飞沫:长时间面对面接触时,可能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污染物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衣物、床单、毛巾等。
垂直传播:孕妇可能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播给胎儿。
密切接触: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包括接触患者的皮疹、疮痂、体液(如脓液、血液)。
出入境人员作为输入性猴痘病例的高风险人群,应加强对猴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措施。为了您的身体健康,前往相关非洲国家的务工人员或者旅行人员需注意:
出境前接种疫苗
既往在非洲猴痘流行区的研究显示,天花疫苗对于猴痘的预防效果约在85%。
避免直接接触传染源
不要接触野生动物,尤其是啮齿类动物。切忌从不正规的途径购买皮毛制品、食用肉制品。看到动物的尸体也不要贸然接近。
避免与健康状况不明的人员发生性行为。如果发生了高危行为,应做好自我健康监测21天,且不要再与他人密切接触,出现皮疹、疱疹、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行为史。
做好个人防护
注意当地的疫情通报,若有猴痘病例,有类似发热、疱疹的患者,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不要密切接触,同时避免接触患者使用过的衣服、床上用品、毛巾和其他生活用品,避免共用卫生间,并做到勤洗手、勤通风。
入境时主动申报
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如接触过猴痘病例或出现发热、头痛、背痛、肌痛、淋巴结肿大、皮疹和黏膜疹等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申报,海关人员将按规定程序采取医学措施并开展采样检测。
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且被污染或有被污染可能的交通运输工具、集装箱、货物、物品,应按规定程序实施卫生处理。
来源 | 安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2025 国门生物安全学术交流会暨第七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在青岛成功召开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在京成立
会后报道 | 2025国际旅行卫生学术交流会暨第六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成功举办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 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第五届第七次理事会暨第十次常务理事会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