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检测贯穿于感染者筛查发现、精准诊断、治疗评估和疫情监测的全过程,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石。为适应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新需求,引进国内外最新技术进展,提升我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的技术能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对《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20年修订版)》进行了系统修订,形成《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25年修订版)》,已于近期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式下发至全国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及有关单位。
《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25年修订版)》立足于我国艾滋病检测体系发展和防治实践需求,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内外最新技术指南,适时引入新方法和新策略,引领和推动我国艾滋病检测技术的先进性以及检测流程的科学性。
核心修订章节详解
关于修订1(抗体不确定→核酸):
这是对临床诊断流程的核心优化。在2020版规范中,抗体不确定的主要建议是随访,而2025版明确要求立即进行核酸检测,能极大缩短“窗口期”感染和晚期艾滋病患者的诊断时间,体现了“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关于修订2和3(新增检测技术):
HIV-1 DNA定量:增加了对病毒储存库的监测手段,对于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和探索功能性治愈具有重要意义。
HIV-1基因分型:将原先可能散落在耐药检测或研究中的内容,整合并升格为独立的规范性章节,突出了其在分子流行病学、传播网络监控和疫苗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修订4和5(特殊场景流程):
这两项修订均以附件形式出现,说明它们是针对特定、新兴或疑难问题提供的补充性、标准化解决方案。
附件4解决了因CAR-T等先进疗法带来的HIV检测假阳性新问题。
附件2提供了解决低病毒载量样本耐药检测失败的具体技术方案,提升了检测成功率。
关于修订6(结构调整):
这是一次重要的体系结构调整,使得《技术规范》更专注于“检测技术”本身,而将“实验室管理”方面的通用要求独立出去,形成了《质量控制指南》,有利于专业领域的精细化管理和要求提升。
来源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球传染病防控学术交流会暨第八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在京成功举办
2025 国门生物安全学术交流会暨第七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在青岛成功召开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在京成立
会后报道 | 2025国际旅行卫生学术交流会暨第六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成功举办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 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第五届第七次理事会暨第十次常务理事会圆满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