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处理传染病或者食源性疾病现场,
都需要通过分析潜伏期进行病原的判断,
或者通过病原和潜伏期分析暴露时间,
或者判断疫情是否得到控制。
总之,潜伏期对于疾控人员来说的重要性,
就相当于八倍镜对于一个想吃鸡的老六一样!
一、甲类传染病 (2种)
腺鼠疫:2~5天;
原发性肺鼠疫:数小时~3天,曾接受预防接种者可长达9~12天。
二、乙类传染病(28种)
11-炭疽: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源主要为患病的食草动物,如牛马羊等。
间日疟:13~15天
卵形疟:13~15天
三日疟:24~30天
恶性疟:7~12天
28-猴痘: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
三、丙类传染病(11种)
由于感染微生物不同,潜伏期也不尽相同,大多在1-3天。以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为例,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潜伏期则在24-48小时。
●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召开第五届第九次常务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