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关于疫苗,您可能需要知道的几个小知识
最新动态
关于疫苗,您可能需要知道的几个小知识
2024-09-0444

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的有效手段。疫苗是通过人体预防接种诱导机体产生特异免疫反应来预防、控制以及治疗疾病的一种生物制剂。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就有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尝试接种疫苗预防疾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疫苗。






一、传统疫苗的分类


传统疫苗可分成去活性疫苗、活体减毒疫苗及类毒素疫苗三大类:


去活性疫苗是通过化学药剂等人工方法,把致病微生物结构破坏或把它杀死所形成的,但因部分病毒结构仍保持完整,可诱发免疫反应达到免疫治疗的目的,如流感、A型肝炎等疫苗。但这类致病微生物毒性较低、时效短,无法引起免疫系统完整的反应,有时必须追打[1]。


活体减毒疫苗是利用培养技术制造出的减低毒性活体微生物的品种。由于免疫反应主要侦测的是病菌本身外部的构造,因此减去毒性物质或微生物代谢产物仍可有效产生施打疫苗者的免疫力,如麻疹、腮腺炎等疫苗[1]。


类毒素疫苗指由某些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经适当浓度甲醛脱毒后仍保留其免疫原性而制成的生物制品。类毒素接种后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如破伤风类毒素等[2]。




二、我国疫苗分类


在我国,疫苗分为两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在医学上,两类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3]。


一类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免费提供的疫苗,例如乙肝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等。除非有特殊的医学原因不适合接种,否则所有的儿童都应该接种这些疫苗。


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自愿接种,如流感疫苗等,需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的流行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接种。




三、不同的疫苗能同时接种吗?


通常情况下,一人一次最多可以打两种疫苗,而且应当打在不同的肢体上。为避免疫苗接种后出现疑似不良反应,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不建议同时接种,两种疫苗的接种时间应间隔至少15天[4]。




四、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 


● 患病如感冒、腹泻、发热、 空腹饥饿、呕吐等情况下,有的疫苗不能注射。


● 如果宝宝患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以及严重心脏病等疾病时,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在这时候接种疫苗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 患有皮肤病的宝宝也不能进行接种,过敏体质的宝宝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应该咨询医生以后再决定是否注射疫苗。


● 如果宝宝不宜接种,但是遇到特殊情况比如被狗咬伤而必须接种狂犬疫苗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疫苗。


● 急性传染病而未过检疫期的宝宝不宜接种疫苗。


   来源 | 中国疫苗人




往期精选



● 第五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成功举办

●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召开第五届第九次常务理事会

● 第三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成功举办

 2024年“全国疟疾日”主题直播活动成功举办

● 国际旅行防疫物资包等专利转化专题工作会在青岛成功召开

● 关于向第十四届亚太旅行医学大会投稿的通知

●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 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召开2024年标准化暨分支机构年会

●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成功举办团体标准培训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