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肺炎日
肺炎,这个潜伏在我们身边的“沉默杀手”,每年夺走无数人的生命,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2009年,全球近百个组织和机构组成的联盟共同发起了一个特殊的日子——11月12日“世界肺炎日”。旨在呼吁全球共同关注肺炎这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提高人们对肺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历史上的肺炎相关事件
在历史上,肺炎曾多次肆虐,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例如,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就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大疫情,全球约有5000万人死亡,而导致大部分感染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是载入人类传染病史的一次灾难事件。
非典型肺炎(SARS):突如其来的风暴
2003年,SARS疫情席卷全球。SARS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后会引起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传染性强,并导致累及多器官的特殊肺炎,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初期由于未知病原体,短时间带来了极大的恐慌,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了肺炎的严重性。
新冠肺炎(COVID-19):全球大考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再次让全世界陷入了危机。新冠病毒也是一种主要攻击肺部的病毒,感染后会引起咳嗽、发热、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这场疫情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对于相关疾病以及疫情防控的讨论至今仍未停止,也促使了全球更加重视肺部健康和重新审视公共卫生安全问题。
肺丨炎丨知丨识丨你丨知丨道
关注肺部疾病及健康
在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中,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也承受了来自外界的各种病原菌的侵扰。
肺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胸痛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什么是肺炎?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是否发生肺炎取决于两个因素:病原体和宿主因素。如果病原体数量多、毒力强和(或)宿主呼吸道局部和全身免疫防御系统损害,即可发生肺炎。
病原体可通过下列途径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①空气吸入;②血行播散;③邻近感染部位蔓延;④上呼吸道定植菌的误吸。医院获得性肺炎则更多是通过误吸胃肠道的定植菌(胃食管反流)和(或)通过人工气道吸入环境中的致病菌引起。
病原体直接抵达下呼吸道后,孳生繁殖,引起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水肿,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及细胞浸润。
肺炎按病因分类
细菌性肺炎: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和鲍曼不动杆菌等。
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如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病毒性肺炎:如冠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肺真菌病:如念珠菌、曲霉、隐球菌、肺孢子菌、毛霉等。
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如立克次体(如热立克次体)、弓形体(如鼠弓形体)、寄生虫(如肺包虫、肺吸虫、肺血吸虫)等[1]。
肺丨炎丨知丨识丨你丨知丨道
预防远大于治疗
如何有效预防肺炎?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有助于减少肺炎病原体的传播。
避免吸烟:吸烟损害肺部健康,增加感染肺炎的风险。
保持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升免疫力,降低感染肺炎的风险。
接种疫苗是预防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为有效的措施,研究表明:在流感病毒疫苗株与流行主导株匹配的流行季,接种疫苗可显著降低流感集中发热疫情发生的风险,还可以提高群体免疫水平,减少流感在家庭和社区中的传播。
医务人员接触病毒的风险要高于其他人群,应通过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减少流感的发病率,继而减少接诊患者流感的发生。
同时流感病毒和肺炎球菌具有协同致死作用,因此建议进行流感疫苗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联合接种,起到1+1>2的预防效果。
其他疫苗
Hib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用于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包括肺炎、脑膜炎等。一般推荐2月龄-5岁儿童接种。
水痘疫苗:主要预防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虽然主要是预防水痘,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该病毒引发肺炎等并发症的风险。一般推荐 12月龄-12岁儿童接种,13岁及以上人群如果没有水痘病史等也建议接种。
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MMR疫苗):主要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但麻疹病毒感染可能并发肺炎,通过接种MMR疫苗可以间接减少麻疹病毒肺炎的发生。儿童一般在12-15月龄接种第一针,4-6岁接种第二针。
倡导疫苗接种 保护高危人群
来源 | 疫苗预防交流
● 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代表团赴尼泊尔参加第十四届亚太旅行医学会年会并进行工作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