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背景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发布了一份结核病相关的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确诊新发结核病患者达大约820万人,这是自1995年世卫组织开始全球结核病监测以来的最高数字,显著高于2022年报告的750万新发病例数。此外,据统计结核病患病总人数在2023年略升至大约1080万人,结核病相关死亡人数为125万人,其死亡人数已超过COVID-19死亡人数,结核病再度成为头号传染病杀手1。
结核病(Tuberculosis,简称TB)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多见。疫苗是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 , BCG)系目前唯一可用的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种,其对预防婴幼儿结核病发挥重要作用。有效的结核病疫苗对于保护结核病易感人群、阻断结核病传播,以及降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人群发病至关重要。
世卫组织根据中国疾控中心信息系统结核病监测数据,与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组共同测算分析得出,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印度(26%)、印度尼西亚(10%)、中国(6.8%)、菲律宾(6.8%)和巴基斯坦(6.3%)共占全球结核病负担的56%,中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且名列前茅1。因此,我国应加强日常宣传教育,有效预防、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规范治疗管理程序,加速研发新疫苗以降低结核病发病率,进一步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促进实现世卫组织“终止结核病流行”的战略目标。
结核病的传播方式
02
03
结核病的症状
结核病的症状可能包括:
* 持续性咳嗽,可能带有血丝
* 胸痛或胸闷
* 咳嗽时带有黄绿色痰液
* 体重减轻
* 夜间盗汗
* 低热
造成结核病流行的复杂因素
04
大量新发结核病病例由以下几类主要风险因素驱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多部门合作行动。
免疫力低下
一般健康人体的免疫力足以抵抗结核杆菌,某些因素、疾病、药物可致免疫力低下而无法抵御结核杆菌,如艾滋病、糖尿病、癌症、严重肾疾病、免疫排斥药物、营养不良、儿童或老年人等。
居住或前往疾病高发地区
居住或前往结核病和耐药结核病高发地区的人感染结核病的风险更高。例如非洲、印度等地。
吸烟、饮酒
吸烟饮酒可致免疫力下降,大大增加结核病的患病率和致死率。
人群聚集、通风不良
长时间待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如学校、医院、监狱等,与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均可增加患病风险。
05
中国结核病现状
9月28日,中国防痨协会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剑君在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大会上表示,目前我国要终结结核病流行仍然面临四大挑战:疾病负担重、传染源控制力度不够、患者经济负担重以及防治能力不足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传染源控制方面,患者发现诊断延迟普遍存在。其中,耐药结核患者发现率仅42.3%,而治疗成功的耐药患者仅占总数的17.4%2。
世卫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结核病发病率为52/10万,远低于全球发病率(133/10万),但从患者数量来看,我国目前仍处于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列,年新增肺结核病例数逾70万,约占全球总估算新发病例的7.1%,结核病负担位居全球第三位。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我国估算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MDR/RR-TB)患者为2.9万(占全球的7.3%),是全球耐多药结核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耐多药或耐利福平结核病的治疗成功率现已达到68%,但2023年在估计患耐多药或耐利福平结核病的40万患者中,只有44%的患者得到诊断和治疗1。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时间长、成本高,且治疗成功率相对较低,给公共卫生系统带来较大压力。
此外,艾滋病的流行也大大增加了结核病的负担,中国结核病患者中艾滋病毒感染率约为3.6%。
最后,由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特点,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结核病的负担也日益增加。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结核病。
中国结核病的预防及防控措施
06
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结核病的预防及防控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1. 加强结核病监测和病例管理:完善结核病监测网络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结核病例,治疗结核病患者,切断传播途径。
2. 推广规范化诊疗:采用WHO推荐的"耐多药结核病规范化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耐药风险,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服务,预防耐药结核病传播。
3. 疫苗接种:接种疫苗是防治结核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现有的卡介苗能有效保护婴幼儿免受严重全身性结核病的侵害。
4. 加强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管理:整合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服务,为双重感染患者提供综合治疗和关怀。
5. 强化“主动筛查”提高患者早发现水平:从技术层面升级结核病的防治策略,加强对重点人群(病原学检查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的筛查和早期干预,包括胸部X光、痰液检查和血液检查,如果确诊为结核病,将会开具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进一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6. 提高公众认知: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水平和防护意识,减少歧视和误解。
7. 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可以减少传播风险。
8. 加强科研和创新:开展结核病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防控策略优化提供循证依据。
07
国家相关文件与防控指南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3: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托幼机构等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防范学校结核病疫情的传播流行,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4: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非定点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相关人员使用。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5:卫生部为加强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推动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的有效实施,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所制定的规定。
《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6:为预防、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卫生部对1991年实施的《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了修订,并将于2013年3月24日正式实施。
......
结论
08
尽管面临挑战,但中国在结核病防控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结核病防控工作,加强结核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高卡介苗(BCG)接种率,解决结核病的耐药性问题,致力于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目标——到2030年终止结核病流行。这需要政府、卫生部门、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抗击结核病,共创健康未来!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2024年全球结核病报告》.
[2]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3]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943/s3285/201707/t20170727_310182.html
[4]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9/202102/t20210218_513576.html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http://www.nhc.gov.cn/wjw/gfxwj/201304/c2327b91d34247d0869438e3d5fc18b7.shtml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
http://www.nhc.gov.cn/wjw/c100022/202201/e7341575797e4dd5beb4307e5cd31a7c.shtml
来源 | 疫苗预防交流
● 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代表团赴尼泊尔参加第十四届亚太旅行医学会年会并进行工作会谈